首例調解案件圓滿落地 九年結算僵局終獲破解
——記“林州市某工程項目”造價糾紛成功調解
一、案件背景:歷史積案,矛盾尖銳
林州市某工程項目竣工后因結算爭議懸而未決長達九年之久,部分原始簽證及施工檔案缺失,導致甲乙雙方對結算依據分歧巨大、情緒激動。2025年3月,甲方獲悉我協會成立糾紛調解委員會后,主動提交調解申請并附相關材料,迫切希望化解矛盾。經雙方確認調解意向,委員會正式受理此案。
二、爭議焦點:專業研判,精準切入
調解委員會迅速組建專項小組,梳理出五大核心爭議:
1.預應力管樁材料價格認定;
2.項目各部位欄桿計價標準;
3.基坑回填土方計量與計價方式;
4.商品混凝土實際運距核定;
5.廚衛間天棚抹灰計價范圍爭議;

三、調解過程:高效推進,專業破局
首次調解(3月底):甲乙雙方現場陳述訴求、激烈交鋒,因分歧明顯且情緒對立,未能達成一致。
深度攻堅(4月上旬):調解小組,密集開展資料補證、市場詢價、規范比對及技術論證,形成專業分析意見。
二次調解(4月中旬):調解專家立足事實與行業準則,清晰闡釋各爭議點權責邊界及風險利弊,出具《調解建議報告》。經充分溝通,雙方態度趨于理性。
四、調解成果:九年堅冰,終得消融
2025年5月初,甲乙雙方正式簽署《調解協議》,一致認可報告中的解決方案,標志著這起歷時九年的結算糾紛成功化解。根據當前回訪顯示,雙方已依據調解意見啟動最終結算程序。
五、社會反響:專業服務,贏得贊譽
雙方企業高度評價調解委員會“專業權威、公正高效”,尤其對專家深厚的造價技術功底和嚴謹負責的服務態度表示衷心感謝,認為調解機制為化解行業矛盾提供了可靠路徑。
下一步安陽市工程造價糾紛調解委員會將持續跟蹤本案結算進展,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調解流程、擴充專家庫,為營造安陽市健康有序的建設市場環境貢獻專業力量。
安陽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
2025年8月